网路安全:人类因素的影响

主要观点

  • 网路安全风险是全球首席执行官的首要担忧,因为威胁和风险的上升促使企业加大在网路防护和系统安全功能上的投资。
  • 根据Verizon的最新研究,人为因素是导致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占所有攻击的82%。
  • 组织应认识到,员工的安全协议违反多半是由于“懒惰”而不是恶意或无知,并应考虑员工的心理状态。

在当今数位时代,网路安全风险成为CEO们最关注的议题之一。随著风险的上升和人们的意识提高,企业对网路防护及安全措施的投资也随之增加。然而,有一个无法通过编程消除的威胁就是──人类本身。

根据Verizon的研究结果,导致数据泄露的主要因素就是人为错误,占据了所有攻击事件的82%。KnowBe4的首席宣传官PerryCarpenter指出:“所有的一切本质上都与人类有关。再好的技术也无法阻止所有的安全问题,而人类通常是技术失效的原因。”

恶意和无知并非错误根源,‘懒惰’与压力才是

许多组织认为员工会违反安全协议主要是出于恶意或者无知。然而,Carpenter表示,员工的违规行为大多源于人性,具体来说就是“懒惰”。他解释说:“我们的精力有限,每天都有多重任务需要处理。在做决策时,我们倾向于选择最简单的路径。”

换句话说,如果安全政策会妨碍员工高效完成工作,员工就更不容易遵循这些政策。例如,当需要报告可疑电子邮件时,组织通常要求员工遵循一些指导方针,如截图、填写相关信息和附加副本。这些步骤对于安全团队来说是有价值的,但同时也耗时,对员工来说形成了一种障碍。

随著疫情的影响和工作环境的突然转变,员工可能会感到不知所措。Indeed的安全意识计划经理Lauren Zink在接受SCMedia访问时表示,员工在家中与在办公环境中相比,也更不愿意遵循安全协议。她提到:“安全团队应与组织合作,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识别和减少造成压力的源头。”

来自中央佛罗里达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也发现,在员工因家庭需求与工作冲突、工作安全恐惧,甚至因为网路安全政策本身而感到被监视的日子,更容易发生泄露事件。

“当我们的思维能力因压力等情感所影响时,会回到本能的、自动的行为模式,这包括不小心泄露密码或在网上活动中点击 phishing链接,”Carpenter解释道。

安全意识计划应考量人性因素

事实上,传统的安全意识计划往往存在这一错误假设:若员工了解相应的协议,他们自然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但人性使得许多人倾向于为了便利而规避最佳实践。

为了改变这种心态,Zink建议领导层不仅要告诉员工安全规则,还要解释这些规则对个人和公司为何重要。一旦员工理解他们在确保组织安全中的角色,他们会更有动力去遵循这些协议。

安全团队还应使用简单的语言,以便员工能轻松理解。SANS Institute的安全意识主管Lance Spitzner告诉SC Media,许多安全意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